close
Warning:
Can't synchronize with repository "(default)" (Unsuppor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 "svn": /usr/lib/python2.7/dist-packages/libsvn/_repos.so: failed to map segment from shared object: Cannot allocate memory). Look in the Trac log for more information.
- Timestamp:
-
Jun 27, 2009, 11:01:08 AM (16 years ago)
- Author:
-
jazz
- Comment:
-
--
Legend:
- Unmodified
- Added
- Removed
- Modified
-
v7
|
v8
|
|
14 | 14 | * Q3: 為何說雲端運算是『計算就資料』,格網運算是『資料就計算』呢? |
15 | 15 | * A3: 這是目前我們的觀察,以及技術實作上的差異(格網的 Globus 技術特性,雲端的 Hadoop 技術特性)。格網過去會採用 GridFTP 來搬運資料,因此縱使 Meta-Schedule 幫你找到計算資源,而你也已經排到排程,但還是要等資料搬好才可以作運算。而雲端運算是一開始資料上傳就被切割成細塊,同時備份三份隨機分布在不同主機上,因此排程器較容易地找到資料所在的計算節點進行運算。 |
16 | | * A3.1: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:也因為生物資訊的計算特性,我個人認為生物資訊在雲端運算的切入點是蠻恰當的。生物資訊通常要上傳的資料都很大, |
| 16 | * A3.1: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:也因為生物資訊的計算特性,我個人認為生物資訊在雲端運算的切入點是蠻恰當的。生物資訊通常要上傳的資料集(Dataset)都很大,也很需要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與可靠度。運算特性又往往是不同輸入,相同計算邏輯的批次作業。因此,與雲端運算的諸多特性相當吻合。 |
17 | 17 | * Q4: 為何說雲端運算是『即時性差』? |
18 | 18 | * A4: 這是相較於過去一些分散式運算(特別是分散式物件)的特性而言。因為目前雲端運算的技術(特別是Hadoop)主要還是以批次作業(Batch)為主,如果是串流式(Stream)的運算,或 Online Simulation 的模擬就不合適採用雲端運算。 |